?Fe-C合金相圖
1鍛造溫度范圍
定義
鍛造溫度范圍指的是開始鍛造的溫度(始鍛溫度)和結束鍛造的溫度(終鍛溫度)之間的一段溫度區域。
2如何合理的設定鍛造溫度范圍?
原則
要保證金屬在此溫度范圍內,具有較高的塑性和較低的變形抗力,能以最少的火次,獲得合適的金相組織與力學性能。
補充
♠ 始鍛溫度應保證,在終鍛之前金屬還有足夠的塑形,在鍛后金屬仍能獲得再結晶組織;
♥ 過高的終鍛溫度,除了會增加能源消耗外,也會使得鍛件在冷卻過程中,晶粒繼續長大,從而降低其力學性能,尤其是沖擊韌度。
♣ 終鍛溫度若低于再結晶溫度,鍛坯內部會出現加工硬化,使塑性降低,變形抗力急劇增大,內部產生較大的殘余應力,導致坯料在鍛造或后續工序中產生開裂。因此,終鍛溫度一般要高于金屬的再結晶溫度50~100°C。
3碳鋼的鍛造溫度范圍
依據
可以根據鐵-碳相圖確定。
特點
♠ 碳鋼的始鍛溫度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;
♥ 合金鋼的始鍛溫度一般可參照含碳量相同的碳鋼來確定,合金鋼的始鍛溫度隨含碳量的增加降低的更多。
補充
♠ 鋼錠在液態凝固時,其原始晶粒組織比較穩定,過燒的傾向較小,因此鋼錠的始鍛溫度可以比同鋼種的鋼坯和鋼材高20-50℃;
♥鋼坯在高溫單相區(如GSE線以上的奧氏體區)具有良好的塑形。因此亞共析鋼,一般在GS線以上15-50℃左右鍛造。
♣低碳鋼(含碳量ωc<0.3%),由于其在GS線以下的兩相區(α+γ)也有足夠的塑形,因此終鍛溫度可以在GS線以下。較低的溫度,可使材料在劇烈變形過程中,通過位錯強化的方式提升材料的強度,同時通過部分再結晶鐵素體的細晶強化提高材料強度而不降低韌性。
♦過共析鋼,溫度降至SE線以下,開始沿晶界析出二次碳化物。為了打碎這些滲碳體,可AE線以下的兩相區,繼續鍛打,在鍛坯塑形顯著降低之前,停止鍛打。過共析鋼的終鍛溫度一般應該高于SE’線50-100℃以上。
4其他材料的鍛造溫度范圍
綜合確定
有色金屬、不銹鋼、高溫合金以及不發生相變的鋼種(如奧氏體鋼、鐵素體鋼)等,其鍛造溫度范圍,則需要通過各種試驗,以及金相圖、塑性圖、抗力圖和再結晶圖綜合分析等,最終確定出合理的鍛造溫度范圍。
補充
對于冷卻時不產生重結晶轉變奧氏體鋼、鐵素體鋼等,由于不能用熱處理方法細化晶體,所以必須嚴格控制終鍛溫度,終鍛溫度不能過高。
5參考
由于生產條件的不同,各工廠所用的鍛造溫度也不完全相同。鋼料和有色金屬的鍛造溫度,都可以參考相應的《常用金屬材料鍛造溫度范圍表》。
補充
♠ 一般情況下,鋼的含碳量在5‰千以內的,鍛造溫度范圍為1250~800 C°;含碳量大于5‰的,鍛造溫度范圍為1200~850C°;
♥ 普通碳素鋼的鍛造溫度范圍為1300~700 C°,優質碳素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250~800 C°;合金結構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200~800 C°,碳素工具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150~750 C°;合金工具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150~800 C°,高速工具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150~900 C°,合不銹耐酸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200~750 C°,熱耐不起皮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150~800 C°,彈簧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150~800 C°,合金結構鋼的鍛造溫度范圍1100~800 C°。
♥ 高溫合金的鍛造溫度范圍,鐵基合金為1150~850 C°,鎳基合金為1160~950 C°。
♦ 有色金屬的鍛造溫度范圍:鋅165~110 C°,黃銅850~650 C°,青銅850~650 C°,白銅1120~700 C°,純銅950~800 C°,工業純鋁470~380 C°,防銹鋁450~380 C°,硬鋁470~380 C°,鍛鋁480~380 C°,超硬鋁450~380 C°,鎂合金430~300 C°。